-
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
- 时间:2024-11-23 00:39:50
大家好,今天Win10系统之家小编给大家分享「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」的知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~,现在开始吧!
和生活爱辽宁移动官方app系列软件最新版本下载
1.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传递给孩子
1、当我们发生冲突时,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,或者担心谁输谁赢。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寻找一种方法,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;
2、在气头上时,暂时不要开始“解决问题”,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。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;
3、挑选建议时,不要评价“主意不好”、“那不行”,而是记录每个想法,让想法得到尊重;
4、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,贯彻不下去,可以选择回到老路,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;
5、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,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:(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)
“亲爱的**,我想听一听关于….的问题,你是怎么想的?你是不是觉得……,我觉得…..,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,我们都能接受。爱你的爸爸”
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,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,我们痛快了,可是孩子却受伤了。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、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,让我们一起努力吧!
2.如何把爱和规则同时给孩子
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,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;
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,孩子感受到的是恨,而不是规则。
生活中,“惩罚”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、最爱用的杀手锏了,的确很好用,也很省事,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。那么,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?当然不是,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,除了这“招”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“招”了,这里要告诉您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,供您参考。
一、对于惩罚的认识
1、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:敌意、仇恨、抗拒、罪恶感、没有价值感、自怜;
2、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,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。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,改正错误;
3、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,“以强欺弱”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;
4、孩子受到的惩罚,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,他们认为“惩罚”可以抵消他们的“罪行”,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;
5、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,而不是受罚。让他感到,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,是没有惩罚的。
二、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参考
1、转移注意力:把孩子对“问题”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:
适合: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
案例: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
反例(家长):“你再乱拿,看你爸爸来了,怎么收拾你!”
正例(家长):“宝贝,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!”
2、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(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),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:
适合: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,需要及时予以纠正、明确态度的问题
案例: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
反例(家长):“你太鲁莽了,晚上不许看电视!”
正例(家长):“我不喜欢你这样!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!”
3、表明你的期望: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,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:
适合:问题影响不大,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
案例: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
反例:“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,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!”
正例:“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,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!”
4、提供选择:提供给孩子合理的、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,给他被尊重感,而不是被强迫感。
适合:行为相对顽固,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;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
案例: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
反例(家长):“你再乱跑,我就不带你回家了!”
正例(家长):“齐齐,别跑!给你个选择,你要么好好走,要么坐在购物车里,你来决定。”
案例: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
反例(家长):“赶紧洗澡,你再不过来,我就关电视了!”
正例(家长):“你是愿意现在洗澡、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,还是现在看电视,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。你来选吧!”
5、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。
适合: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,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
案例: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,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,染了一大片颜色。
反例(家长):“你看看你干的好事,以后别用水彩笔了!”
正例(家长):“看沙发都花了,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,放在桌上!”
6、采取行动: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,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。
适合: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,特别是“屡教不改”的问题,需表明正确的原则
案例: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
反例(家长):“你再不专心吃饭,就干脆别吃饭了!”
正例(家长):“宝贝,专心吃饭!”,数次劝说未果,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,说:“吃饭时候应该专心,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。”
7、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:
适合: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,即“明知故犯”的行为,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
案例: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
反例(家长):“别在上面玩,都是油!听见没!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!”
正例(家长):“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,把小汽车都弄脏了,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!”
三、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,可以采取相对复杂的措施
结合案例分析理解:孩子晚上总想玩耍、说话,不愿意睡觉
第一步: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。
如:坐在一起,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?
第二步: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。
如: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,需要早点睡觉、得到休息。
第三步: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,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(不带任何评论)。
一边讨论,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,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,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。
如:(孩子)听三个故事、看会电视、翻跟头、十点睡觉……
(家长)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、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、九点半准备睡觉……
第四步: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,哪些不接受,哪些需要付诸行动。(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,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)
如: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“打勾”,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“打叉”,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“五角星”
第五步: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,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,双方共同努力完成。
如: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,可以讲两个故事、九点半睡觉(可以写在纸条上,贴在冰箱上)
四、要点提示
1、当我们发生冲突时,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,或者担心谁输谁赢。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寻找一种方法,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;
2、在气头上时,暂时不要开始“解决问题”,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。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;
3、挑选建议时,不要评价“主意不好”、“那不行”,而是记录每个想法,让想法得到尊重;
4、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,贯彻不下去,可以选择回到老路,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;
5、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,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:(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)“亲爱的**,我想听一听关于….的问题,你是怎么想的?你是不是觉得……,我觉得……,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,我们都能接受。爱你的爸爸”
个人心得: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,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,我们痛快了,可是孩子却受伤了。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、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,让我们一起努力吧!
3.怎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规矩
训育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、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。俗话说得好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孩子犯错误,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。但惩罚也要讲求科学方式,一旦惩罚不当,不但对孩子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,更可能使孩子的行为逆向发展。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训育孩子,我们需要科学又智慧的方法。
规劝
针对:与同伴吵架、抢夺玩具……
方式
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,并走到孩子身旁,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;
●然后询问孩子争执、吵架的原因,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;
●灌输孩子打人、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,并要求孩子学习说“请、谢谢、对不起”。
建议:
★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。
★勿直接将孩子拉开,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。
★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。
打手心
针对:打架、乱丢东西……
方式
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,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;
●赋予它一个名称,如警惕棒、陈家棒等;
●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。
建议:
★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,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。
★处罚孩子时,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。
★提醒处罚的原因。
★注意安全问题,打的部位以手心、屁股为主,其他部位则应避免。
罚坐
针对:吵闹不休、吵架……
方式
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,可取个名字;
●准备闹钟或时钟,计时处罚时间。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设置时间长短。如果孩子提前站起来了,那就要重新计时,他必须重新再来一次。
建议:
★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、不在太明显地方。
★限制处罚时间,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。
★处罚完后,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。
帮忙做家务
针对:乱画,乱丢东西、玩具……
方式
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,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。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,罗列出3~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—: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,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。
建议:
★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。
★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。
★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。
★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。
画画
针对:骂人、抓人、踢人、咬人等攻击性行为
方式
依家庭的情况,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(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、餐桌、客桌等,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,会产生害怕、恐惧的心理);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,让孩子画出、写出心中的想法。
建议:
★当孩子有受伤时,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。
★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。
★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,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,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。
★此为艺术治疗法,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。
禁止某些权利|要求针对:不爱刷牙、挑食、乱丢东西……
方式
将孩子爱吃、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,作为惩罚。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,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,而不是1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。
建议:
★不以威胁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。
★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,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,恢复其权利。
4.你是如何给孩子定规矩的?
无规矩不成方圆,这体现了规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。父母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时,可以通过孩子自己"学习——发现”。但是,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,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。规矩对孩子的成长,不但起着约束作用,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。所以,开始规矩教育吧!
-
一、规矩要简单易懂,让孩子容易遵守。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,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,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,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,反而会让她糊涂;要把道理讲清楚,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,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——"你听我的!我说了算!”不要以为孩子小,什么都不懂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,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,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,顺从你的要求.。
二、立下的规矩都要遵守。比如在家不许乱丢垃圾,在外边也不许。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,明天那个样子,在家一套,外边一套。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,无所适从。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,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,以身作则。比如,要让孩子规律进食,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,不挑食,不浪费。要让孩子懂礼貌,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——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——使用文明用语。
三、定规矩,要明确。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,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,也可以不停。有谁主动停过?立规矩时,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,这样做的后果,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。
四、就事论事,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。如果我们大人说些"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”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,从而丧失信心。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。
五、惩罚要及时。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。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,她很可能早就忘了。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;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。比如,孩子吃饭磨时间,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:30分钟吃完,否则端走。吃饭中途,可以提醒她一次,告诉还有多长时间。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,比如按时吃完,给点奖励。不按时吃完,取消某个优惠。
六、偶然可以放宽政策。比如,以零食代替正餐、中午看一场电视、晚睡一个小时,等等——会减轻压力,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。相信孩子,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"放纵”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。有些事情,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"放纵”的后果。有些事情,规劝不管用,就换一种办法,不一定正面要求。比如宝宝爱吃肉,不爱吃青菜。我们劝她吃青菜,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,她就是咽不下去,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。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,比如包子、饺子等,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。每顿饭的青菜,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,让她看着眼馋。
七、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规范约束孩子。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体会到在她看来,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,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。这样你就不会恼火,而是和缓地告诉她,"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,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,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,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。”
父母培养孩子形成规矩的习惯是漫长的,不能一蹴而就。以上的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,但因人而异。和所有的父母一样,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,在管理孩子的时候,常常不知怎么办。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,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。所以,开始规矩教育吧!
5.给孩子立规矩,这10点要注意,你做到了几条
1、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。
“你就知道给我找麻烦”这话会使岩岩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,从而丧失信心。“既然我一直就这样,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,改不掉了”所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定性。
2、请给孩子制定明确的标准。
岩岩妈妈只是告诉岩岩,“我要迟到了,你要快点!”怎么快法?几分钟?她并没有传达出来,没有给岩岩一个明确的标准。
请告诉孩子,“再给你2分钟,2分钟之后妈妈就收碗了。”
?
3、给予适当后果,而非吓唬孩子。
妈妈告诉岩岩,“我要被开除了。”然而她每天都这么说,开除这件事却并没有发生,这样就等于说了谎,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。甚至孩子还巴不得她待在家里陪伴自己呢,孩子的价值观跟大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,有时你觉得很严重的事情他可能一点也不在乎。
请告诉孩子:吃不完,就不让吃了。这比说“妈妈被开除”要好。
4、惩罚要及时。
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。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了晚上,他很可能早就忘了。惩罚要及时,才能让孩子理解并记住。
?
融进一个小游戏里陪孩子一起玩,让孩子轻松的接受,为了孩子,请开动脑筋吧!
6.给孩子立规矩和爱孩子能不能放在一起进行?
那么,在爱孩子和立规矩之间,父母应该怎样做呢?
01爱孩子和立规矩并不是单选题
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“度”,不是管得太多就是管得太少。管得太多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,总是考虑如果现在管教不好,以后孩子在社会上难以生存;管得太少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,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就承受压力,因此,对孩子难免溺爱。这两种方式看似有理,其实是进入一个误区,把爱和立规矩对立起来,让自己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进行单选。
事实上,爱和立是一个相辅成的整体,二者并不矛盾。
如果对孩子溺爱过度,容易让孩子没有规矩,甚至不懂基本的礼貌和尊重;
对孩子管得太严又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、循规蹈矩的性格,也可能限制孩子的个性发挥。
但是,如果能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,就能在关爱孩子的同时坚守规矩,在执行规矩时也能传递对孩子的爱,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02给孩子立规矩应掌握原则
1、有规矩不能惯
有的孩子在父母不能满足其愿望时,往往用哭闹、不吃饭、耍赖等办法相要挟,面对父母的教育时拒不听取和服从。这时父母不能妥协或者轻易答应,更不能降低原则和底线,必须坚决按规矩办。
否则,孩子一旦被惯坏就会得寸进尺,从而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,甚至因为要挟父母不成,发生离家出走、自杀等严重的后果。
2、能做的事必须自己做
不少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懂事,长大以后再教育再改还来得及,所以事事为孩子包办代替,这是错误的观念,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事,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,长期坚持就能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。否则会让他形成依赖心理,更会没有规矩。
3、能担的责任必须自己担
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面对错误,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这样让孩子在犯错后不是选择逃避,而是思考办法弥补过失承担后果,才会得到不断的成长。
03从小给孩子立下四个规矩
一、不能有粗野和粗俗的行为
有的孩子喜欢使用暴力强迫他人服从自己,有的则喜欢用语言威胁他人,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言行,父母必须先让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,明确地告诉他不能这样做。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,让他通过反省找到解决的办法。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,同时,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,对外界获得更理性的认识,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。
二、不能随便拿他人的东西
有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,占有欲望强烈,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随便取用。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树立基本的道德准则,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线,知道别人的物品自己无权支配,让孩子懂得不能随便乱拿他人的物品。三、不能随意打扰别人
现在独生子女居多,由于长辈的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毛病,将来很难在社会中立足。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习惯,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,及时纠正随意打扰别人的习惯。这样的家规能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他人,有利于进入学校和社会中与人和睦相处。
四、不能逃避错误和责任
有的父母以孩子年龄小为借口,对犯错的孩子无原则的宽容,让孩子失去约束为所欲为,可能犯下更大的错误。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事情做错后,必须承认错误并勇于承担后果,这样能让孩子学会诚实守信有勇气面对错误。同时,如果父母错怪了孩子,也需要给孩子承认错误,通过尊重孩子让他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懂得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以上就是关于「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」的全部内容,本文讲解到这里啦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~
【Win10系统之家文②章!】
上一篇:喝剩的茶叶如何做肥料 下一篇:如何下载动态表情
相关文章
-
1.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传递给孩子1、当我们发生冲突时,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,或者担心谁输谁赢。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寻找一种方法,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;2、在气头上时,暂时不要开始“解决问题”,...
-
1.怎样才能让孩子爱吃饭,(1)细心查明原因,如有的幼儿在饭前吃了不少零食,到吃饭时已经饱了,当然饭就吃的少;有的孩子正在感冒发烧,但父母还没注意到;吃饭时打骂或恐吓孩子,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,影响了食欲。(2)养成正...
-
1.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古人说“凤头豹尾”,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,像凤凰的头那样,有人说:“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”,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。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,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...
-
1.爱剪辑怎么把照片做成视频展开全部1安装好软件,准备好所需素材2打开爱剪辑后界面是空白的如图爱剪辑常怎么把图片做成视频3现在开始添加自己准备好的素材,第一步:双击添加视屏区,选择添加一个黑幕,时间按自己需要...